本网讯(记者 徐燕)“95”后小鲜肉们要用东北话演绎抗战题材?5月16日晚七点,表演系1401班毕业生出演的首场毕业大戏《生死场》在八佾楼黑匣子剧场震撼来袭。演出现场空前火爆,剧场内早早就座无虚席,部分观众不惜席地而坐,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本场毕业大戏由屈原文学奖创作一等奖获得者韩伯晨老师指导。内容改编自萧红的同名经典小说《生死场》,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农民们在种地、干苦力、涨租的水深火热中难以生存,面对日本人的糟蹋凌辱后,以赵三为首的农民,终于从麻木中觉醒,挑起大红灯笼,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咚咚……咚咚咚……”随着击鼓声越来越快,“人活着吃饭穿衣,死了就死了呗!”拉开了生死场的序幕。剧以生、老、病、死人生四关为转折点,带动情节跌宕起伏。当赵三因生活无望砍死“假”二爷,一张白色屏风上多了一抹鲜红,农民们计划着如何支配二爷的土地、牛羊和粮食,将剧情带上第一个高潮;赵三女儿金枝和二里半儿子成业私奔后,赵三与二里半矛盾激化,赵三气急之下将金枝和成业刚刚出生的女儿狠狠摔死。成业归来,一心想救国抗日,用朴实的语言解释“咱们村就是中国”“抗日就是不让鬼子进咱们村”,节奏回归平缓。
金枝与成业相恋。舒信傲 摄
赵三与二里半反对两人婚事。郭凯 摄
二爷去牢房救赎赵三。舒信傲 摄
日寇在二里半家丧尽天良坏事做尽。郭凯 摄
乡亲们彻底觉醒,走上抗日的道路。舒信傲 摄
在风声、雪声和充满激情的背景音乐中,演员们用嘶哑的声音喊着“我们去赶死了!”、“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乡亲们彻底觉醒,不当亡国奴的吼声……声声震耳。
演员们用东北方言将东北汉子和妇女的形象活灵活现表演出来,他们将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为了生存与命运抗衡、面对生老病死与残酷现实时的复杂人性演绎得淋淋尽致,他们专业、精湛的演技,博得全场观众阵阵喝彩,现场掌声不断。
指导老师与演员们合影留念。郭凯 摄
据介绍,今年毕业季表演系毕业生将在黑匣子剧场带来了三部毕业大戏。18日,1401班毕业生将带来《生死场》第二场,1402班毕业生出演的《萨勒姆的女巫》和1403班出演的《牧人遥指杏花村》将分别于23-24日与30-31日连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