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绘插画、制图书、做文创 我校毕业生让湖北非遗文化“活”起来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0-06-28|浏览人次:9581

  本网讯(记者 熊旸)活灵活现的武汉杖头木偶、精湛讲究的武昌鱼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的三国故事•卓刀泉传说……细品我校毕业生为《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项目创作的系列作品,就如走进了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一件件湖北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在同学们的创作中活起来,也萌起来了。

《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江城非遗坊”长卷设计。

《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作品信息。

  “武汉市目前有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项目580多项,很多杰出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武汉市档案馆、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非遗抢救性记录建档工程,以及《了不起的非遗》AR影像图书第二辑编撰工作。”据艺术设计学院王纯老师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0届4名毕业生以《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书籍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主题,基于湖北非遗及传承人口述资料,通过数月努力,共描绘出 35 位非遗传承人、3 项民间传说和 3 项民俗文化插画,并完成了120多页的书籍内容和文创设计。” 

 

《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书籍设计。

  在许多人印象中,非遗文化是传统与脆弱的,需要用心保护与传承。而在4位毕业生设计的插画、书籍、文创、长卷系列作品中,湖北非遗文化却是年轻与充满活力的。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郭津利,负责项目中非遗传承人人物插画设计,她绘制的非遗传承人不仅不老派,还有些可爱。为了在插画中还原每位传承人的神态和形态,她在绘制插画草图前,都会花上至少一天的时间来搜集传承人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我会反复观看资料,仔细观察每位传承人在传统技艺制作过程中的形态和神态,捕捉一些重要的制作环节,再着手进行人物形态的塑造。”正是在这样大量搜集、仔细观察、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她笔下绘制的传承人栩栩如生、颇具活力。

郭津利同学绘制的非遗传承人黑白线稿。

 郭津利同学绘制的非遗传承人人物插画。

  而张文君同学负责该项目的书籍设计,从查找文字资料,到为书籍定栏目,再至编排文字和插画、为书籍进行装帧设计,这一系列工作下来,她对湖北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常常感叹非遗技艺传承的不易。“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曾氏铜艺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曾宪高老先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继承他的手艺,将铜艺发扬光大。奈何孤掌难鸣,直到去世都无人继承,一个非遗就这样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看到了一些非遗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张文君希望,能通过设计非遗书籍的方式,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队列中去。

张文君同学设计的《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口述影像书籍。

曹梦婷同学设计的非遗文创作品。

  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件件湖北非遗文化瑰宝的背后,藏着一位位传承人甘于寂寞、执着坚守和继承创新的工匠精神。受疫情影响,《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的出版未能赶上预期,但同学们通过她们的巧手创作,让这些非遗文化重焕生机,更为《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的云启动工作提供了助力。

郭津利同学设计的《了不起的非遗》云上发布海报(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