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青年榜样! 我校两名学子获评湖北省第七届“长江学子”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1-04-30|浏览人次:10498

    本网讯(记者 江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湖北省第七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郑殿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周俊萍,分别荣获基层就业类和开拓创新类“长江学子”称号。


我校两名青年学子荣获湖北省第七届“长江学子”称号。

     第七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评选活动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激励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充分展示新时代湖北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组织相关专家,从全省高等院校选报名单中推选100名典型,其中,开拓创新类和自主创业类典型各30名,基层就业类与应征入伍类各20名。自2014年首届活动以来,我校已有3名毕业生斩获殊荣。

 

基层就业类“长江学子”:郑殿之

    郑殿之,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校期间,先后担任班级团支书、校学生会文宣部部长、服装设计系助理辅导员,曾创办“珍店之店”个人品牌。现工作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委宣传部办公室。

 

放弃优待  毅然援藏

    郑殿之是一名出生于江南水乡浙江的“90后”,2017年大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回家继承家族企业,可他拒绝了。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志愿和对西藏的憧憬,郑殿之响应国家援藏号召,远赴噶尔县工作至今。他说:“阿里是正在崛起的边疆地区,这里有广阔的平台,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郑殿之在西藏。

    刚被分配到噶尔县时,郑殿之经常感到头痛、失眠、食欲不佳,他一边努力克服西藏高海拔带来的种种不适,一边认真学习公务员的相关课程,虚心向单位前辈们请教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作为新人,平时他很注意和同事们凝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面对不同意见,耐心沟通,面对批评,勇于改正时常自省。孤身一人、远赴异乡的郑殿之凭着自己的恒心和毅力,迅速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环境,还和同事们打成一片。
 

踏实肯干  好评不断

    郑殿之刚入职的时候,主要负责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会议材料整理和方案报送,以及办公用品采购等日常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越来越熟悉,每日工作已被他打理地井井有条。
    勤奋实干的郑殿之,并没有止步不前,安于现状。一次,在得知当地政府要为藏区贫困户安装电视机后,他毫不犹疑地主动请缨,跋涉两百多公里,深入艰险的牧区和无人区,两度遭遇车险,终于在春节来临之前为当地的贫困户送去了电视机和新春的祝福。
    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以来,郑殿之勤加思考,深入采访,紧紧围绕噶尔县中心工作,为全县采写了大量重要稿件。他的勤奋踏实,不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与赞赏,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2018年8月,郑殿之被单位选派参与由地区“四讲四爱”活动办组织的七县交叉督导工作。督导期间,他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反馈问题,查漏补缺,圆满地完成了对七个县三十多个乡镇的交叉督导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称赞。

郑殿之荣获2017年度噶尔县五四青年奖章。

    就这样,带着对宣传工作的无限热爱,郑殿之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2017年,他荣获噶尔县“五四”青年奖章;2018-2019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0年被评为“学习强国”优秀管理员;2021年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业务精进  能力突出

    郑殿之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工作中,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服务工作岗位。四年间,他承担了宣传部大量宣传资料的设计排版任务;利用所学积极搭建县学习强国平台组织架构;设计印发噶尔县“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集,完成“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主持设计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海报,并带领项目公司跑遍四乡一镇,十四个村居、小学校园和五座寺庙,奔波一千多公里,将海报悬挂到点,宣传到位。

郑殿之在街头发放十九大宣传海报。

    工作之外,郑殿之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和比赛,斩获多个地区级表彰和自治区级集体表彰。他原创的三首廉政诗,获阿里地区2018年廉政文化宣传月诗歌散文比赛二等奖;各类文学作品也多次发表于阿里报、网信噶尔等媒体;2020年,25岁的郑殿之还被选为阿里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代表。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大是大非讲原则,小是小非多谦让。”郑殿之在工作和生活上,一直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我将始终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奋斗在援藏建设事业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能干人。”

 

 

开拓创新类“长江学子”:周俊萍

    周俊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7级本科生。在校期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1项;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各1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斩获多个奖项。


结识龙虾团队  埋下“科研”种子

    得知学院拟成立小龙虾课题团队后,还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周俊萍,在学姐的鼓励下加入了项目团队,投身“低聚糖对小龙虾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课题研究。
    当时的周俊萍,除了认识“张牙舞爪”的小龙虾和品尝过小龙虾的美味外,对虾的养殖和生长可谓一无所知。为了研究不同含量低聚糖虾饲料对小龙虾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周俊萍与带队老师、团队成员们从材料搜集、饲料制作,到龙虾投喂、解刨培训、测定方法,一路摸索从无到有。
    研究期间,团队遭遇饲料不能入水即化的“制作难题”,没有让周俊萍退缩;又遭遇数百只小龙虾一夜之间死得只剩下二十多只的“养殖危机”,也没有让她气馁。这些难关,她与小龙虾团队都一一度过,他们的努力与汗水在小龙虾课题被批准省级立项的那一刻,收获了最好的回报。
    而这一段特别的经历,让周俊萍深深体会到了做科学研究的乐趣,也在她的心底埋下了一粒“科研”的种子。 

 

科研实力进阶  首次发表论文

    小龙虾项目完成后,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周俊萍打消了暑期进食品公司实习的念头,转而主动联系老师,表明自己想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想法。
    在老师的推荐下,暑假期间她如愿前往华中农业大学学习培训,同农大的研究生们一起进行“甲基萘醌MK-4对类胡萝卜素在模拟胃液中氧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周俊萍很珍惜这次科研小白“进阶”学习的机会,她每天如饥似渴的向课题组学习科研知识、了解前沿科研现状,扎扎实实地拓展专业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经过这个暑假,她不仅收获了科研能力的提升、坚定了今后从事科研的决心,还为此立下了考研的志愿。

 

周俊萍在做实验。

    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和严谨的科研训练,大二下学期,周俊萍参与研究的“混菌发酵鸡骨泥酶解基料的工艺优化”,鸡骨泥酶解基料混菌发酵技术,以最大化利用鸡骨中的营养物质,为开发新型绿色天然畜禽骨营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创新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该项目不仅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课题论文还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食品科技》收录。
    得来不易的成绩并没有让周俊萍沾沾自喜,反而促使她抓住寒假时间,去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参与“发芽对不同品种的糙米多酚含量及生物利用率的影响”课题研究。为了挑出能发芽的糙米,周俊萍一大早就打着手电筒,在一堆糙米中挑可用作实验的样品直到夜幕降临。她笑说“挑完以后,感觉自己已经变成青白不分的色盲了。”周俊萍的勤奋和努力没有白费,团队的研究项目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斩获省级奖项。

 

成绩属于过去  学习永无止境

    学习上,周俊萍始终刻苦努力、勤奋上进、成绩优异,连续两年综合测评排名班级第一,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 周俊萍深知,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习之外,她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公益事业,曾作为医疗应急救护志愿者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提供志愿服务;作为预备党员,周俊萍还曾牵头《学生党建办公室制度汇编》的编纂工作、参与支部“对标争先”的申报工作、策划,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生党支部活动;作为集体的一员,周俊萍非常乐于为班级提供服务,曾担任过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学生党建办公室主任、纪律督察部部长、班级综合委员等职务。其高效、细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所在寝室及班级体先后多次被评为“学风建设先进寝室”、“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等。 
    如今,周俊萍已经被华南农业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这让他更加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属于过去,学习永无止境。”周俊萍说,不管是做学术研究,还是为集体服务,只有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人生才能不断前进。

(来源: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