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长江日报】即将毕业离开武汉的她们,设计了一套可以“立起来”的桥梁书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19-07-06|浏览人次:9542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4日讯(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赵李源)两个大学毕业即将离开武汉的年轻人,设计了一组名为《QIAO武汉》的文创作品,作为“留给武汉的礼物”。3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美术馆内的毕业设计展览中,看到这组作品。作品的作者是该校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两位本科毕业生楼宁、项敏。两位设计者表示:“希望借这个作品,为我们在武汉的四年留下一个纪念。”

照片从左至右:楼宁、项敏、指导老师王纯

 

桥梁的立体书,每一页翻开,都有一座长江大桥的纸质模型立起来
 

立体书。记者王慧纯 摄

  《QIAO武汉》是一组以武汉十座长江大桥为主题的视觉及文创作品,包括两本书、日历、笔记本、胶带、印章印泥、明信片、武汉通公交卡等。两本书的设计精致,一本是武汉长江上十座大桥的宣传图册,书中介绍了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这十座桥的建筑史和方方面面的背景资料;一本是展现桥梁形态结构的立体书,每一页翻开,都有一座长江大桥的纸质模型栩栩如生立起来,细节都有迹可循,如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武汉长江二桥的双塔双索斜拉结构、鹦鹉洲长江大桥的三塔四跨悬索结构。长江日报记者留意到,连书籍的装订方式都跟桥有关,交叉的红线粗一看,就是简笔画的长江大桥。

立体书。记者王慧纯 摄

  展区的正中,挂着一张以长江为主轴的武汉地图,上面有十座立体的纸质桥梁模型,每座桥的建造时间、地理位置和形态结构都一目了然,旁边还附有“绳索”“引桥”等桥梁专有名词的解释。可以说,即使是从没到过武汉的读者,看了这组作品,都会对武汉的桥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武汉的桥梁文化产生兴趣。

 

桥梁模型都是手工完成

立体书。记者王慧纯 摄

  这组作品的作者,是该校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两位本科毕业生楼宁、项敏。楼宁在电话中对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了她们的创意来源:“武汉是江城,桥梁极其重要,十座长江大桥让武汉三镇变成一个整体,但大家平时只在乎它的功能性,对它的文化意义却很少关注。你是不是真的了解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桥梁?你知不知道武汉有完整的建桥产业链和深厚的桥梁文化底蕴?在我们做设计的人来看,武汉的桥真的很厉害,很漂亮。”楼宁负责这组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她运用了鲜明的红蓝两色,“配色我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考虑整体性,对色彩艺术化处理。蓝色代表快速、发展、先进、科技感,这符合武汉建桥力量已达世界最高水准的定位;红色代表着民族精神、积极向上,也是鹦鹉洲长江大桥的颜色。” 她还负责书中武汉桥梁知识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很花了一些工夫,“相关文献太专业,我们不大看得懂,查清楚后再用我们理解的比较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立体书。记者王慧纯 摄

  项敏负责桥梁模型的立体结构。桥梁主要分为桥面、桥墩、索线三部分,确定好尺寸后,她在卡片上绘制好图形,用刻刀将多余的部分刻去,再用胶水粘合成形,每一个细节,都是她手工完成的。两人去年11月定下“武汉的桥”这个选题,三月份开始着手毕业设计,做了两个多月才做完。努力总有回报,这个作品展出后观众的关注度和评价很高,楼宁透露,有专业单位对她们的作品表示兴趣。

 

《QIAO武汉》是给武汉的礼物

立体书。记者王慧纯 摄

  “小时候坐火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当时特别兴奋,觉得很好看,很壮观,它是双层的。来武汉上学后,我特地去了那边玩。”项敏是湖北大冶人,对武汉长江大桥有感情,“这座桥的绘制是所有桥梁中耗时最长的,它的透视上我有反复调整。在武汉上学时,也跟朋友到处玩,在汉口江滩看到长江二桥时,都不知道是二桥,只觉得挺好看的。其实我们即使在武汉生活了四年,对武汉桥梁的了解还是比较浅薄,通过做这个设计,我们对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多了解。”
  目前,两位满怀梦想的年轻人都暂时离开了武汉,楼宁回到浙江衢州家中,擅长书籍设计的她,希望能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项敏还没有定下要去哪个城市发展,“我喜欢武汉,更热爱这座城市,如果有好的机会,我应该会选择在这里工作。《QIAO武汉》代表我们这四年的纪念,也是我们给武汉的礼物”。